《生态环境行政处罚程序详解》开始预定

2025-09-30
60



为助力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规范化开展,解决执法过程中程序疏漏、措施误用、法理不明等痛点,河北马倍战律师事务所精心编著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程序详解》现已开启预定,具体信息如下:


立体封面.png

书名:《生态环境行政处罚程序详解》

作者:河北马倍战律师事务所

开本:787×1092 1/16

字数:397千字

定价:120元



预定优惠:2025年10月11日24:00前预定的(以实际付款时间为准),每本35元,全国包邮!

内容价值:全书共22章,涵盖处罚基础、实施主体、管辖立案等12个核心执法程序,收录没收违法所得、限产停产、查封扣押等7类常见行政措施,不仅明确“怎么做”,更讲透法理逻辑,是可直接落地的“执法工具书”。

预定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发送订购信息完成预定。

图片

请抓住优惠时机,及时预定,让本书成为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的 “坚固后盾”,推动执法工作合规高效开展。





附件一:本书序言


生态环境执法总被破防?

程序宝典帮你筑牢堡垒!

对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来说,每一次行政处罚都像一场“筑堡攻防战”——你在违法行为地搭建的执法“堡垒”,随时可能因程序疏漏被行政相对人“攻破”,此前所有努力瞬间归零。

怕程序漏项,明明按流程走却忘了关键环节?怕措施用错,面对复杂案件不知道该选查封扣押还是证据保全?怕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照着做却不懂背后的法理逻辑?别担心,河北马倍战律师事务所编著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程序详解》,正是为解决这些执法痛点而来!

熟悉我们的朋友知道,早在2016年,河北马倍战律师事务所就推出《行政处罚十段诀》,为环境行政处罚程序提供了清晰指引。如今,随着《行政处罚法》《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等法律法规更新,我们升级打磨出这本《生态环境行政处罚程序详解》——它不是简单的条文罗列,而是真正能够落地的“执法工具书”。

这本书的“实用力”,藏在每一处为执法人员量身设计的细节里:

按执法顺序梳理12个核心程序,从管辖立案到案件审查,从陈述申辩到结案归档,你处理案件时翻开就能对照检查,再也不怕漏走关键步骤;

收录7类常见行政措施,没收违法所得、限产停产、查封扣押、代为履行、拘留案件移送、刑事案件移送、按日连续处罚等全涵盖,遇到棘手情况不用再翻遍法条找依据;

将行政处罚程序总结为22章,专设处罚基础、实施主体、申诉监督等专章,不仅讲“怎么做”,更把背后的法理逻辑讲明讲透,让你执法时心里更有谱。

我们始终相信,好的执法指导书,应该是你工作中的“手边帮手”——对程序有疑惑时,翻它;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做时,翻它;拿不准该用什么措施时,翻它;想搞懂执法逻辑时,还是翻它。

如果在执法中遇到难题,除了翻开这本书找答案,也欢迎随时联系河北马倍战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们交流探讨。

希望这本《生态环境行政处罚程序详解》,能成为你执法路上的“坚固后盾”,帮你把每一次行政处罚的“堡垒”筑得更稳、更牢,让执法工作既合规又高效!


河北马倍战律师事务所

总主任 马倍战

2025年10月



附件二:本书目录



第一章 处罚基础

一、行政处罚的定义和性质

二、行政处罚法的调整对象

三、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四、行政处罚的种类

五、行政处罚的适用范围

六、行政处罚的构成要件

七、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

八、行政处罚与相关行政行为的区别

第二章 实施主体

一、实施主体的类型及职责范围

二、不同层级生态环境部门的处罚职权

三、受委托组织实施行政处罚

四、实施行政处罚的人员资格要求

五、行政处罚过程中的回避制度

六、上下级在处罚中的监督与指导关系

七、实施主体违法执法的法律责任

第三章 管辖立案

一、管辖的定义与基本原则

二、地域管辖的具体适用规则

三、级别管辖的划分标准

四、指定管辖的适用情形

五、指定管辖的处理程序

六、移送管辖的适用条件

七、移送管辖的操作规范

八、管辖权转移的具体规定

九、生态环境处罚立案条件

十、生态环境处罚立案程序

十一、生态环境处罚立案期限

十二、生态环境处罚撤案条件

十三、不予立案的情形分类

十四、不予立案的处理方式

第四章 调查取证

一、证据的种类形式

二、证据资格与证据效力

三、对调查人员的法定要求

四、不同证据的收集要求

五、调查取证的方式方法

六、现场检查(勘察)笔录制作规范

七、询问笔录制作规范

八、对监测(检测)数据的审查

九、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

十、调查终结后的处理流程

十一、调查取证的三种形态

第五章 责令改正

一、责令改正的定义与性质

二、责令改正的适用情形

三、责令改正的类型划分

四、责令改正的内容

五、责令改正的要求

六、责令改正的期限设定

七、责令改正决定书的作出时机

八、责令改正法律文书的名称

九、责令改正的履行与监督

十、当事人拒不履行责令改正的法律后果

第六章 案件审查

一、案件审查的性质

二、案件审查基本流程

三、案件管辖权审查

四、事实清楚性审查

五、案件证据审查

六、调查取证程序合法性审查

七、追责期限审查

八、法律适用准确性审查

九、裁量基准运用适当性审查

十、其他关键执法环节审查

第七章 陈述申辩

一、陈述申辩的概念性质

二、陈述申辩的适用范围

三、陈述申辩的启动方式

四、行政机关的告知义务

五、陈述申辩的期限规定

六、陈述申辩的内容范围

七、陈述申辩的复核程序

八、陈述申辩的处理方式

九、陈述申辩的记录要求

十、陈述申辩与听证的关系

第八章 组织听证

一、行政处罚听证的定义、性质与意义

二、听证的适用范围

三、听证的准备程序与期限要求

四、听证人员的组成、资质与职责

五、听证参加人的范围与权利义务

六、听证的基本流程与环节规范

七、听证中的质证规则与证据审查

八、听证的中止与终止情形

九、听证笔录的制作、效力与补正

第九章 法制审核

一、法制审核的定义、性质与意义

二、法制审核的实施主体

三、法制审核的适用范围

四、法制审核应当报送的材料

五、法制审核的启动程序

六、法制审核的内容

七、法制审核的方式

八、法制审核的意见类型

九、法制审核的后续程序

第十章 处理决定

一、处理决定的作出主体

二、处理决定前的审查程序

三、作出处理决定的依据

四、处理决定的类型划分

五、集体决定的适用情形和程序

六、行政处罚决定书

七、不予处罚的法定情形

八、从轻减轻处罚的适用情形

九、当事人的救济途径

十、作出决定的期限

第十一章 文书送达

一、文书送达及其意义

二、文书送达的方式

三、送达的文书种类

四、直接送达的适用情形

五、留置送达的适用情形

六、邮寄送达的适用情形

七、转交送达的适用情形

八、公告送达的适用情形

九、电子送达的适用情形

十、送达回证及其作用

第十二章 信息公开

一、信息公开主体

二、信息公开原则

三、信息公开的范围

四、不予公开的信息

五、需要隐去的信息

六、信息公开的期限

七、已公开信息的撤回

八、信息公开的方式

九、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十、信息公开内部审核机制

第十三章 没收违法所得

一、没收违法所得的定义与性质

二、没收违法所得的适用情形

三、违法所得的认定标准

四、特殊情形下违法所得的认定

五、违法所得的计算方法

六、违法所得计算的实操方法细化

七、没收违法所得的实施程序

八、与罚款、没收非法财物的区别

九、没收违法所得决定的执行要求

第十四章 限产停产

一、限产停产的法律依据

二、限产停产的法律性质

三、限产停产的适用情形

四、限产停产的实施程序

五、排污者的法律义务

六、限产停产解除规则与后管理义务

七、拒不履行限产停产的法律后果

八、与其他监管措施的衔接

九、责令停业关闭的实施

第十五章 查封扣押

一、查封扣押的适用情形

二、查封扣押的对象范围

三、查封扣押的实施主体

四、查封扣押的调查取证工作

五、查封扣押的审批流程

六、查封扣押决定书及清单制作

七、查封扣押的执行过程

八、查封扣押的期限规定

九、查封扣押的设施设备保管责任

十、查封扣押的解除条件及程序

第十六章 代为履行

一、代为履行的法律性质与特征

二、代为履行的适用情形与实体条件

三、代为履行的实施主体与委托要求

四、代为履行的法定程序与步骤

五、紧急情况下的即时代为履行

六、代为履行决定书内容与制作要求

七、代为履行的费用承担与追偿机制

八、代为履行的执行监督与验收标准

九、代为履行与其他行政措施的衔接

十、当事人对代为履行的救济途径

第十七章 刑事案件移送

一、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主体

二、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条件

三、案件移送前生态环境部门的调查取证

四、案件移送前生态环境部门的内部程序

五、生态环境部门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材料要求

六、生态环境部门移送涉案物品及材料的程序

七、公安机关在移送案件中的职责

八、人民检察院对案件移送的监督职责

九、生态环境部门对不予立案决定的处理

十、生态环境部门在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后对行政案件的处理

第十八章 拘留案件移送

一、拘留案件的移送主体

二、拘留案件移送的前提条件

三、拘留案件移送的适用情形

四、对逃避监管的方式的认定规则

五、拘留案件移送前的审批程序

六、拘留案件移送的材料要求

七、拘留案件移送的期限要求

八、公安机关对移送案件的职责要求

九、案件移送部门对后续复议诉讼的协助职责

十、拘留移送案件的档案管理要求

十一、关于移送与不移送的法律争议

第十九章 按日连续处罚

一、按日连续处罚的定义、性质与种类

二、按日连续处罚的实施原则

三、按日连续处罚的适用范围

四、按日连续处罚案件的调查取证

五、责令排污者改正违法行为

六、复查工作的开展与时机

七、启动按日连续处罚的条件

八、按日连续处罚的完整程序

九、按日连续处罚罚款数额的计算规则

十、按日连续处罚与其他行政措施的并用规则

第二十章 履行执行

一、行政决定履行主体

二、不同义务的履行方式

三、不同义务的履行期限

四、当事人履行困难的处理程序

五、履行情况的监督机制

六、执行主体和执行方式

七、加处罚款实施程序

八、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程序

九、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时机

第二十一章 结案归档

一、结案的法定情形

二、结案审批流程

三、案件归档的主体

四、结案归档的基本原则

五、案卷材料要求

六、正卷材料的装订要求

七、副卷材料的装订要求

八、书写与装订标准要求

九、案卷归档后的管理

十、上级督办案件的备案要求

第二十二章 申诉监督

一、申诉主体和法律依据

二、申诉案件的适用范围

三、申诉案件的受理机关

四、申诉程序的启动条件

五、申诉材料包含的内容

六、申诉案件的处理程序

七、申诉材料的审查方式

八、申诉案件的处理结果

九、行政处罚的监督制度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